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观焦点:深度|人口、经济与白酒消费、投资
2023-04-13 10:19:00 雪球网

2022年12月1日,广东几市率先宣布即日起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

同日,贵州茅台收涨1.99%再次进入技术性牛市,结束了长达87周的回调,最大跌幅超47.3%,仅次于三公消费禁令(-54.6%)、08金融危机(-62.7%)。

曹刿有言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”。茅台空军三战三北,多头将再造神话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前段时间,有幸受邀走进古越龙山做调研,调研结束后对酿酒板块又有了新的认识。最近又复盘研究了下酒板块,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逻辑:

1、人生三大事周期和白酒生产(消费)量周期一致

2、随着互联网发展,国内啤酒生产(消费)量见顶

3、随着进口啤酒量见顶后,A股啤酒股进入大牛市

文章略长,约3000字,但可以保证,看完后你会对酒水产业以及白酒投资的核心逻辑、分析思路,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。

3月26日,中国酒业协会公布了2022年白酒产量数据,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(包装量折 65 度计)671 万千升,较2016年下滑50.58%。

6年时间,国内白酒产量腰斩,有人认为是年轻人不喝白酒了,也有人认为受“禁酒令”等政策环境的影响,我国白酒行业市场需求有所降低。

由于我在数据库中没有找到白酒销售数据,只找到生产数据,下文将用白酒产量替代市场需求。因为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叫茅台,白酒只有茅台和其他!

我们看贵州茅台的年报,他的半成品酒库存量,远远大于成品酒销量

在年报中这样写:为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,每年需留存一定量的基酒,按生产工艺,茅台酒从生产到出厂至少需要五年。茅台酒是由不同年份、不同轮次、不同浓度的基酒相互勾兑而成,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。

然而,我们再看五粮液的年报,他的半成品酒库存量,小于成品酒销量

成品酒销量大于半成品酒(基酒)说明啥?说明至少80%的以上的出厂酒都是现酿现卖,也就是那些五粮液系列酒,至多滴几滴不同年份的陈年老酒调味,所谓的“点石成金”嘛。

其实不止五粮液系列酒是这样,我们翻看其他上市公司报告,那些中高端酒企的系列酒,基本也是现酿现卖,低端酒那就更不用说了。

另外,根据前瞻研究院整理的数据知,白酒产量和销量数据变化趋同,但白酒销量数据目前只更新到2019,影响分析,所以后面就用白酒产量代替白酒需求量。

三公消费禁令出台时间是2012年,然而在2012年之后的几年,白酒产量都是增长的,直到2016年白酒产量才见顶。

如果说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,那也不至于6年时间让一个市场萎缩一半;另外,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喜欢喝啤酒和洋酒,那洋酒和啤酒产(销)量上涨才对。

然而,啤酒产量在2013年就见顶了。再统计数据,发现国产(白、啤)酒水量+进口(啤、红、其他)酒水量在2014年见顶,共6391.3万千升,约是6.2个西湖。

由于酒水进口数据只更新到2019年,故统计了2019年之前的数据变化。2020年之后进口量,99%的概率不会是大幅增长,原因你懂得。

白酒有三大需求场景:自饮需求、家族或家庭节日聚会需求、商务宴请和送礼。

2016年前后,不管是国内总人口还是国人饮食文化,均为发生变化,中国经济总体还是向好的。那再排除政治政策影响后,发生变化的只有家族或家庭节日聚会需求。

家族聚会有三大场景必须用酒:添人进口、出殡行丧、娶妻纳妾

尽管每个家庭的财力与社交关系相差较大,每场宴会所需的酒水量也不同,但是这个社会相对富足和贫穷的人分布是均匀的,那么富足/贫穷家庭举办红白喜事场次的比例也是趋于一个常数。

因此,研究家族或家庭节日聚会需求变化,只需研究场次总量即可!我将家庭聚会量(新出生人口数、死亡人口数、全国婚姻登记量)和白酒产量做分析:影响或者决定白酒产量周期的,不是经济、也不是政治而是家庭红白喜事。

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,但总是惊人的相似。复盘过去,把握未来!

上文说白酒市场需求从2016年开始断崖式跳水,那为何A股白酒企业在2016年之后又开启了大牛市呢?原因有两点:

1、2015年高端白酒企业利润增速见底

2012年之后,“八项规定”以及“禁酒令”等政策出台之后,政商务白酒需求断崖式下滑,高端白酒迎来行业寒冬

上帝为高端白酒关上了一扇门,却又为他打开了一扇窗。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放水,中国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,这笔钱铺通了高铁网和4G信息高速公路,大量美元资本涌入中国,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兴起,中国的房价节节攀升,城镇居民收入或者说是资产快速提升。

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,三公消费禁令出台后,高端白酒政务消费占比快速萎靡,个人消费占比在快速提升。在2015年底高端白酒价格触底,也即意味着三公消费禁令的影响彻底消除。

2016年徽酒上市后,监管就暂缓白酒企业在A股上市。

而已上市的白酒企业,要么是中高端白酒如:茅、五、泸、洋、汾,他们在2016年利润增速重回增长;要么就是在低端白酒中相对不错的白酒,业绩本就可以,监管暂停白酒上市那壳价值凸显,估值中枢逐步上移。

目前,暂未上市的优质白酒企业也就只有西凤、郎酒、剑南春、白云边等几家。

白酒需求量在收缩,但随着大家收入、消费水平提高,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牌和价值(档次),因此,白酒企业增长出现分化。

优质白酒供给量就那么大比如茅台,今年能卖多少瓶那得看五年前酿了多少基酒,供需出现错配后,高端白酒开始不断提价,而低端白酒只能无限的打价格战。

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至2022年,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没有增长,而利润增长了905亿,这905亿中19家A股白酒企业就占了719亿,占比近80%。

这也就有了白酒投资金句:看好国运买白酒,经济好赖看白酒!

国运兴隆,经济繁荣,商务宴请一场又一场。经济向好,大家都会对美好生活有无限的追求。而这些需求波动,最受影响的就是中高端白酒,或者是有望进入到中高端白酒企业俱乐部的企业。

所以,这也就能很好的解释:为啥经济还是弱复苏,但是白酒已过万重山

聊到这里,相信大家白酒产业以及白酒投资的核心逻辑、分析思路,应该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。

投资高端白酒,盯紧商务活动和个人资产、收入增速变化(经济),对投资者的要求就是对经济走势有比较强的洞察力。

投资低端白酒,盯紧红白喜事量和有望冲进中高端白酒企业俱乐部的企业,对投资者的要求就是要有战略分析能力,分析出那些有潜力的白酒企业。

我也想试着分析下未来的红白喜事量增速变化,拉出了建国以来的出生人数、死亡人数和80年代之后的结婚登记人数,能力有限没有拟合出来一个趋势,但是有两个点可以确认:

1、新生人口和结婚登记过去三年是有被抑制的,恢复正常的1~2年或有回升,而死亡人口过去三年是有超额的,恢复正常的1~2年或有下降。

2、未来的商务活动一定是环比增长的,工薪族个人收入重回稳定预期可能还要一段时间,喝飞天茅台的那个圈子我挤不进去,就酱紫。

综上,信则有逢低大胆加勿追高,忽略库存压力一类的小作文,让时间的玫瑰在酒海中绽放;不信则可以关注我,且听我下回分解。

现在既不是2016,但也不是2021年初,现在逢低上车总比茅台60X喊价值投资好很多。

目前重仓白酒的场外基金有很多,但个人没做研究也不做推荐,最主要原因是我不能保证他们投资风格不会漂移。

我最喜欢的ETF型基金,重仓白酒的有酒ETF(512690),持仓涵盖了白酒、啤酒、黄酒、葡萄酒,其80%以上仓位是白酒,可以作为投资工具关注下。

没想到聊完白酒就写了这么多。相比白酒,今年我更看好啤酒,那啤酒就放在下一期聊吧。

原创不易,求帮忙转发。

全网同名,关注我,投资让你懂一点。#更容易帮基民赚钱的基金有哪些?#

$贵州茅台(SH600519)$$泸州老窖(SZ000568)$$五粮液(SZ000858)$

x 广告